瓜拉。4y1m
亨利獸。1y2m。4顆半牙
每次和老公回苗栗阿公家,舅媽總是會準備蕃薯餅讓我們帶回去解饞,說也慚愧,活了30個年頭,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這個蕃薯餅,之前聞所未聞,但卻讓我一吃就愛上,大概是我的體內住著一個老人(喂~~😆),像爸媽那一輩很愛的花生糖、牛舌餅、麻糬(什麼草莓巧克力抹茶新口味都不行,只獨愛花生💯,紅豆勉強我也可以啦)、草仔粿、芋粿等的古早味零嘴都好喜歡,反而比較不太能接受起士奶油滿滿類的糕點,因為這樣的古早味,風味天然質樸,不會添加一些阿里不搭有的沒的東西,舉例來說,如果是蕃薯餅,那入口就是滿滿的地瓜味,絕不會有假假的香料味,皮餡比也一定是搭配得恰到好處,甚至內餡還比餅皮更有份量呢!! (想到這兒,口水又流下來了……🤤)
雖然很想吃但不會做該怎麼辦呢?請估狗大神來幫我神一下,沒想到找到的食譜幾乎都是軟軟的「地瓜煎餅」🙅,和我想要的「餅」不一樣,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叫「月光餅」。
月光餅於1840年代在香港出現,在台灣被稱為窮人月餅[1],由於當時物質缺乏,窮人買不起廣式月餅等昂貴應節食品,便以月光餅代替。香港的月光餅的材料是白砂糖與麵粉,形似炒米餅,入口溶化,味道似雲片糕。台灣的月光餅的材料以地瓜或芋頭為主[2]。(源自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)
多數月光餅的製作食譜,內餡都要再加糖、熟糯米粉、玉米粉、奶粉等等增加風味,但因為我想要小孩也能與我一起分食,所以成份上儘量單純簡單和少油無糖,除了餅皮使用麵粉、油外,內餡就是純地瓜泥,而且也不再加糖,畢竟地瓜本身已甜死人囉! 更重要的是從頭到尾只需要一隻湯匙啦啦+萬能雙手,就能輕鬆搞定這塊餅。
【材料】
餅皮 | |
低筋麵粉 | 100 克 |
葵花油 | 30-35 ml |
鹽 | 一咪咪 |
水 | 40 ml |
內餡 | |
地瓜 | 1 顆 |
📝 沒有低筋麵粉,可以用中筋麵粉代替喔! 因為原食譜就是使用中筋麵粉,我用低筋麵粉做出來的餅皮口感酥脆不軟。
📝 油的部份,手邊有什麼油就用什麼油,我試過奶油、葵花油、椰子油都ok,目前三種油類,我個人較偏愛葵花油,是個很稱職的配角不搶戲。
📝 加一咪咪的鹽可以讓蕃薯餅甜而不膩,不加也可以
📝 這樣的餅皮材料約略可做 8個蕃薯餅
【作法】
1。先將地瓜去皮切塊放進電鍋蒸熟(電鍋內鍋不放水,外鍋放2杯水)
2。將少許鹽加入低筋麵粉中略微拌勻後,再將葵花油加入攪拌成團即可
3。接著加水混合揉成一個光滑的麵團後,用保鮮膜包起來靜置30分鐘鬆弛。
* 當時想試試葵花油和椰子油哪種做出來的餅比較好吃,所以才有這二顆球的出現。
4。將已蒸熟的地瓜壓成泥放涼備用(一定要放涼才會比較好操作不黏手)
5。把地瓜泥搓成每個均為30-40克的圓球,餅皮則搓成每個均為20克的圓球
📝 內餡的份量>餅皮,才不會皮厚餡少
6。 將餅皮用手掌壓成大薄片後,再包入內餡。
7。 捏緊開口並使收口處朝下放置於烤盤上
8。用手輕壓成圓餅狀 (有幾片被我壓得太薄,餅皮破處超多,內餡都爆了,但不礙事,烤完味道依舊棒極了)➡自己說😝
9。 表面記得用叉子插洞,以防烘烤時膨脹太厲害。
10。烤箱用上下火170度先預熱10分鐘,接著一樣上下火170度,正面烤20分鐘,翻面後續烤15分鐘,就完成囉!
小撇步:
1。沒吃完的蕃薯餅,室溫下隔天再吃會變軟,這時候可以再稍微烘烤加熱一下,味道一樣好喔!
2。想要一次多做幾份,或者沒時間一氣呵成把它做完,也可以將未烘烤過的蕃薯餅(只做到<步驟9>)先放進冷凍室,之後想吃幾片就拿幾片出來放進烤箱烘烤,美味不變喔! (烤溫設定不變)
3。放置於冷凍室的包裝法,可在二片餅的中間放上一張烘焙紙或保鮮膜等隔開,然後再全部放進保鮮盒(袋)裡,就不怕彼此沾黏分不開!
想看更多更即時的媽媽育兒甘苦談,
瓜拉上幼兒園的冒險旅程,
和亨利獸愛姐姐又愛搗亂的小人誌,
快來粉絲團按讚唷👍
瓜拉公主與亨利小怪獸的粉絲團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nakelion2013/